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2)

  这是最有可能的~ !?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3)

  限电一出,网络上就有人在说这是一盘大棋,打着节能减排的名义拉闸限电,这样能削减产能,输出通货膨胀,让老美吃不了兜着走.

  讲真,这种文章看起来挺让人热血沸腾的,但事实真的如此?

  拉闸限电这种牵动全国经济的大事情,根本不可能只是一种原因就可以解释的,一定是很多因素的结合体.

  也就是国家顶级经济智囊团们,综合多种原因得出来的措施.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5)

  那具体都有哪些因素呢?我这里给大家聊聊.

  首先看表面原因.

  我们制定了碳排放减排目标,各省都有任务指标的,这是为了实现绿色地球,实现碳达峰这个宏伟目标而必须做到的事情.

  碳达峰指的是,最迟到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到达峰值并开始下降.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7)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需要中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因燃煤发电而造成的碳排放和大气污染,尤其像耗电大户、化工制造等企业更要采取限电措施.

  这不到快到年底了,眼瞅着今年的指标还有很多省份还没有完成呢,怎么办?发改委拿着小皮鞭站在后面呢!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9)

  这是不是很像你放假的时候贪玩不写作业,爸爸妈妈在后面拿着各种东西督促你!

  但这仅仅是原因之一,更为关键的是今年确实没电了.

  各大发电厂好好得在运转,一没地震二没暴风雪,怎么就没电了?

  这话说起来,那就复杂了.

  缺电的背后,还是国内电力结构的变化.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11)

  从中国的电力供求结构看,电力供给主要包括火电、水电、风电、核电.2019年我国火电+水电供给占比高达88.4%,其中火电占比高达72.3%,是电力供给最主要的来源.

  电力需求方面主要包括工业用电需求、生活用电需求,其中工业用电需求占比约70%.

  而火电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煤炭资源.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13)

  可中国国内煤炭开采量连年降低,如今比2019年时已减少1亿吨.

  国内开采减少,用电需求不断增加,那就找外面买吧.

  但因为各种国内外原因,过去一段时间国外煤价格暴涨,半年不到,煤价从不足600元/吨上涨到1200元/吨以上.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15)

  面粉涨了这么多倍,面包能不涨价吗?

  不好意思,至少在国内面包是涨不上去.

  为啥?因为电价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国家相关要求,电价基本维持原价.

  原材料上涨,意味着发电成本陡然上升.但同时企业也要进行生产需要,普通百姓也要用电,难不成要电力公司一直做公益?

  天底下谁愿意做亏本买卖?你亏一个月两个月还行,亏半年一年的,立马就维持不下去.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17)

  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大道理,国企电力公司肯定也明白,所以对于电力公司来说,怎么办?那就只能选择拉闸限电嘛!

  当然了,限电的大多数都是高能耗企业,比如像工业铝的生产,它的主要方法是电解铝.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19)

  这玩意可是超级电老虎,每产一吨电解铝,就要消耗1.3万度电.并且一年要生产几百万吨,这是什么概念?大家可以自己脑补下!

  当然了,除了工厂以外,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挖矿”行业开始被集体取缔,毕竟矿机的耗电量那也是很大的.

  或许有人会问:哎,咱们不是发展了很多绿色能源?比如光伏、太阳能,风能,水力,这些能源呢?

  首先,绿色能源发电占中国整体发电的比重依旧不高,远没到能取代火力发电的地步.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21)

  更何况能发电是一回事,但是如何能够稳定地输送电,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算搞个特高压,那高昂的建设成本也要算进去的.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24)

  另外,假设把100%的电放进储电设备,出来就只有70%了,损耗至少占了30%.

  总之,目前阶段的绿色能源,成本高,储电难,还不能挑大大梁.

  除此之外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为了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产业升级.

  说白了,就是要避免内卷.

  这些年我们在中低端制造业积累了不少产能和产业链集群,但是毕竟这都是中低端且商品附加值低的产业,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进行产业升级来应对未来的变局.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26)

  那些不环保、生产效率低的产能企业就应该要被淘汰,而把机会留给那些效率高的企业,让他们能赚得高利润,我们的社会才不至于一直陷入内卷.

  但产业转型不是那么容易的,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资金、技术、场地等等,没有几年的发展是不会立竿见影的.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27)

  所以呢,通过这样严格的限电控产能措施,可以在短时间内、在有限的电能额度下,使得电能物尽其用,可以更加高效的加速产业升级转型,更加快速的淘汰落后产能.

  你要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那可以保你生产.

  你要是高耗能,低产值,没啥技术含量,那你就先歇歇.

  这场“限电停产”,更像是一种倒逼企业进行变革的机会,毕竟优胜劣汰的法则在哪一行都是适用的,市场经济更是如此.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29)

  再者就是防止产能无序扩张,疫情导致全球的产能全面回流中国.

  但是国内企业如果在这一波扩产,那么一两年后势必会面对巨大过剩,可能引发内部危机.

  这场危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首先,大家不用慌张地去储备蜡烛,受影响的是工业用电,国家会肯定会保障民用电的.

  其次,如果你的企业还没有被拉闸限电,还能继续生产,那么肯定要恭喜你,这场大规模的限电活动对你来说就是一条新闻.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31)

  但是,你可以行动了,去思考如何不陷入内卷,996的根源就是生产效率不高,下班时间到了,他不走,我也不走,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有价值的吗?有多少无聊的会议只是让大家看起来工作很忙?

  其次,如果很不幸你的企业被拉闸限电了,你正无聊得刷着手机,又碰巧刷到这篇文章了,那么我会很认真地告诉你,你或者你目前的企业确实会陷入一段痛苦的经历,你的企业也许能熬过去,也许...也许你就要和它说再见了.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33)

  这让我想起来了我小时候的一段经历:

  我大概上小学的时候,国家正在对庞大的国企做改革,也就是大量国企破产重组,“下岗”这个词就是从那个时候进入到字典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国产片《钢的琴》,我父亲工作的那个几万人的大厂就是那种色调,当时的叔叔阿姨们都不愿意接受现实,他们经常搬来长凳子把厂门口一条主干道堵起来,以宣泄自己的怨气.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35)

  那个年代对于我们一家来说是灰色的,属于“危”,但我们没有看到“机”,也就是那个时候正是下海做生意的好时候.

  97年香港回归,98年,耳边传来相约98的歌声...

  在科幻小说《荒潮》的结尾,有一句话:"你以为你是时代的弄潮儿,只不过是随波逐流."

  作者:52赫兹实验室

  来呀: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

  当前流行于舆论的观点普遍认为,"限电"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碳中和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利润率(可简单理解为产品的成本加成率),更有人从国际资本角度,贸易博弈等视角进行解读,这类观点是否有理论和事实依据支撑?本文结合理论与现实数据,尝试从经济学相关角度,结合经济金融数据,对当下“限电”现象、逻辑进行综合分析讨论、总结.拨云见雾,解开谜团(分析讨论数据截止2021年9月28日).

  结论:是.

  本节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可能性分析.

  国际视野下,碳中和目前还处于完成早期学术研究和基于国际协调与宏观目标设定阶段.2020年9月22日,中国宣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由于中国是一个未完成全面工业化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工业化时间远低于发达国家,即便如此,中国也将碳达峰设定到了2030年.从实际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看,中国30年的时间远少于主要发达经济大国.国内外学者都普遍认为,这意味着中国能源体系乃至整体经济运行方式的深刻转型.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对自己提升能源效率,争取发展主动权、市场参与机会的自我要求,也是一张新的国际责任担当名片.

  

图0.部分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来源:Yongte绘制

  怎么解决呢?目前研究认为,中国可按照尽早达峰、快速减排、全面中和三个阶段有序实施[1].实施层面主要分为六项,第一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和风电 ,积极开发水电 ,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第二是在工业、交通 、商业 、居民生产生活消费体系中实现电能替代;第三是提升产业能效,优化高耗能、低能效企业;第四是还可以进行零碳社会模式探索. 第五是通过生态治理,以清洁能源开发促进自然增汇和负排放;第六是大力研发多样花的负排放技术,实现对超水平二氧化碳的中和[2].

  简单而言,要通过对能源生产、工商业和生活中能源消费的全面脱碳,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实现碳减排,以及碳汇交易、负排放技术研发等方式,实现碳中和.

  实施层面,根据中国以往的诸多经验积累,基本的方法论是小规模实验,再逐步推广.而当下低效率的制造出口,不符合长远的升级政策要求.按时间规划表,中国距离碳达峰截止仅剩9年的时间,时间紧迫,所以今年的政策探索和实施行动自然成为必然.

  而从能源结构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2019年占比高达85%左右,仅煤炭就占57%左右(煤电装机高达10.4 亿千瓦,占全球煤电总装机的50%,能源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任务艰巨[3]. 而工业领域的高耗能企业也普遍存在.随着近两年动力煤价格的连续上涨,不仅推动了工业成本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促进了产成品的恶性竞争.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40)

  因此,在能源成本上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双重作用下,紧迫的限产有利于缓解能源供给端的涨价压力,被动提升中国企业(尤其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可以认为是审时度势,被动地、无奈地,进行经济压力测试的一个案例,给各地方寻碳中和应对策略提醒、探路,预计后期类似这样抓住窗口期的实验性政策还会更多.

  结论:理论上可以,是否主观意志有待考察.

  实证研究显示,中国出口企业长期存在“低加成率陷阱”问题,这决定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必然性,当前的舆论,是长期规律趋势在短期环境下的特殊激烈表现.近30年,关于企业加成率的问题,成了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门.理论上,Marc J. Melitz & Gianmarco I. P. Ottaviano.(2008)最早提出了的M-O模型,以及后续人们对发达国家的诸多实证研究都证明,由于出口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生产率水平, 导致出口企业加成率一般高于本土市场企业(非出口企业).而盛丹等 (2012) 、李卓等(2015)、祝树金等(2015)、 钱学锋等(2015)、黄先海等(2016a) [4],基于2015年之前的工业企业和出口企业数据,都提出和验证了中国出口企业存在“低加成率陷阱”问题,即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率反而低于本土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人们从诸如“出口鼓励政策、两端在外减弱市场可控力、白热化竞争、技术投入不足、市场分割、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等不同视角给予解释.但直到2020年,才有诸竹君和黄先海的研究指出中国出口企业已经跨越了“低加成率陷阱”[5],这一结论可能还需后续时间的检验.截至目前,中国出口企业低加成率依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当前的产业结构看,中国出口企业的“廉价”商品比例依然很高.

  以上为中国改善商品价格加成率提供了理论和部分历史事实上的依据.接着,我们看看各种价格在贸易福利上的实质性表现.

  3. 制约加成率的成本因素存在吗?

  结论:显著存在.

  (1)宏观例行业利润率层面的数据分析

  我们来看统计局最新公布局的数据.

  9月28日,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051.4亿元,同比增长49.5%(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19年1—8月份增长42.9%,两年平均增长19.5%.宏观层面看,1—8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5913.0亿元,同比增长151%;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46839.5亿元,增长4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298.9亿元,下降6.5%.

  虽然总体利润率上涨,但利行业润率差距比较分化.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个行业扭亏为盈,1个行业持平,2个行业下降.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71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65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78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56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5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45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4.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4.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5.6%,汽车制造业增长5.5%,纺织业增长2.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4.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5.3%.

  从利利润率视角看,整个工业原材料,能源企业的利润率呈现了巨大的涨幅,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行业24.71倍,相对于金属化工化学加工业平均170%,下游的电子电气装备制造26%左右的涨幅,尤其电力、热力供应企业15.3%的下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能源供给产业链上出现了十分显著的价格加成异常.仅剩纺织服装和农副食品维持在低增长状态.这反映了整个工业上游行业加成率的短期超常规大幅上涨.

  (2)微观层面针对出口型企业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除上述一般企业的利润率分化外,我们再来分析工业制造出口企业可能受到的成本冲击.从出口企业主要经营形式上看,有代工模式和产成品出口模式.代工模式也可分为纯委托代工模式、带供应链资源的委托代工模式.自主产成品出口模式也分本土供应链的产成品和带国际供应链(中间品进口贸易)的自主产成品出口模式.我们此处分析主题聚焦出口制造厂商(因中国制造业的比例较高),再假设所有出口厂商都以签约期限内的固定价格交货、进口原料和中间品到货及出口交货都以DAT(Delivered at Terminal)终点货站交货条件为主,且排除关税、出口企业国际市场对冲交易等情形.

  挑选三类典型制造业企业进行单一分析,其中:

  A:纯代工模式的企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能源价格、航运.

  B:带供应链的代工企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能源、原材料、中间品价格、航运.

  C:自主产成品出口企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能源、原材料、中间品价格、航运.

  由制造商的结构,从制造厂商来看,价格冲击主要涉及能源、原材料、中间品价格、航运四个核心因素影响,从传导机制上看,始于大宗商品的成本传导机制是大宗能源商品——原材料(含大宗商品)——中间品——产成品.

  那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了没有呢?我们主要选择对工业影响较大的几类进行分析.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42)

图2.近0年国际原油价

指数;来源:Tradingeconomics.

图3.近10年国际燃煤价格指数;来源:Tradingeconomics.

图4.近10年国际国际铁矿石价格指数;来源:Tradingeconomics.

  根据图2-图5所示,整体走势上看,石油、燃煤、天然气、铁矿石几种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走势较为一致,以1年为周期考察,近一轮涨价始于2020年二季度末,但在近期出现了不同的分化.具体而言,燃煤和天然气的价格保持着较为线性,且比较一致的上涨状态,其中燃煤上证幅度领先天然气.2021年第二至第三季度,石油价格出现了较大的反复波动,铁矿则在2021年经历了快速上涨而后断崖式下跌的走势.

  上述图3.际燃煤价格指数显示,2021年内,以最低价和最高价为起始点计算,原油最高价格涨幅约为98%,天然气价格涨幅约为240%,燃煤最高价格涨幅高达约500% ,铁矿石价格涨幅达约200%.结合前文图1.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涨幅也高达约29%,均揭示了我国煤电占比高带来的能源供应成本压力,而电价显然经不起如此的涨幅波动,电力供应企业利润与上游成本的严重倒挂,为停电带来了直观的解释.更解释了我国为何在9月份宣布停建海外煤电项目.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50)

图6.近10年国际钢材价格指数;来源:Tradingeconomics.

  上述图7-图9显示,金属部分,金、银、铜、钢材四种金属(尤其金、银两种贵金属)的波动较为接近,从时间轴初步观察,存在金、银价格波动领先铜、钢材的先后变动规律.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57)

图10-1.近2年中国海运价格;来源:上海海运交易所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59)

图10-2.近两年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来源:http://data.eastmoney.com

  上述图10-1和图10-2的两个海运价格指数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海运从不足1000,上涨到了3235,波罗的海指数显示的国际海运价格从约1300涨至约4600,涨幅分别达约223%和约170%.如此成倍的增长,为能源供应企业、制造业的成本压力现状提供了清晰直观的解释.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燃油(此处通过原油间接考察)的上涨,为航运价格上涨提供了一部分解释,但燃油涨幅显然不及航运价格,因此,航运价格上涨除能源外,更重要是被航运量增长的需求拉动.

  整体而言,大宗商品的数据,涉及工业制造的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均在过去的一年内发生了普遍而显著的价格上涨,这种上涨除了与经济复苏的需求增长、产能扩张有密切关系外,上涨与货币政策(利率和M2)有着较高的拟合度,存在货币传导带的显著迹象.此外,是否有投机行为的可能,我们在下文“5”小节进行讨论.

  经济和产业视角看,“调节”产能提升加成率的理论逻辑是:停产会减弱上游资源和下游运输的供需关系,实现产业链的价格下降预期,获得更多的定价权,从而提升产品加成率.这是制造业作为产业链中间环节的一个博弈策略.回归现实,从国际产业结构视角看,因为中国广大中等先进程度的制造产业不可能在疫情情况下快速找到他国替代者,这给了中国制造“缺电”的“窗口期”.在所有贸易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无论短期还是长远,从直接成本改善和效率提升的角度考量,均可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的加成率,获得更多贸易福利.

  结论:理论上可能,但需要时间和实践检验.

  现有理论研究显示,大宗上的价格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较早的研究显示,全球视角下,实体经济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的持久性较强,货币金融因素的短期影响强度较大;发达国家的利率政策、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是造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其中,发达国家短期利率水平的贡献度强于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供应量的贡献度弱于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冲击较发达国家滞后一个时期(李靓,穆月英,2015)[6].

  金融化趋势使大宗商品价格逐渐与由供需决定的基本面相背离,随着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受到机构投机者的大力追捧,货币因素与金融投机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决定所产生的影响日益增强(高锌禹,2018)[7],具体而言,流动性冲击对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利率冲击对大宗商品资产价格呈现负向溢出效应;利率冲击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方差贡献程度高于流动性冲击(吕夏梦,2016)[8].此外,能源矿产价格主要取决于基本供求因素,金融因素对其影响较大;贵金属价格主要取决于金融因素(孙玉奎、高苗苗,2018)[9].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理论上,随着金融化趋势的加深,大宗商品的价格越来越背离供需关系,发达国家的利率政策、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是造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而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日益增强.事实上,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是大宗商品交易的定价货币,因此,美元的贬值,自然会带来以美元交易的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而过去的一年,法国、英国、日本等几乎所有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宽松政策,这些货币政策的影响自然会传导到大宗商品价格上.

  理论成立了,实践呢?

  下面我们用美元利率和美元M2与原油价格进行简单曲线拟合检验(注,篇幅有限,这里只从走势上进行直观比较,未进行数据层面的检验,和更多因素的分析检验).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61)

图11.简单走势对比;来源:Yongte绘制

  直接对比可见,考虑不同时期美元利率、M2和原油,存在微弱的近似走势.当然,这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中的原油可能不完全受美元利率影响的现实,但影响成分还期待进行深入分析.

  结论:存在可行路径,但美国国家层面的主观动机有待检验.

  这一所谓“美元收割”说源自于一个见诸网络的名为《美元潮汐》的理论,指向美联储通过调节美元利息,改变全球资本的流动.具体而言,当美联储降息时,美元贬值,美元流向更高收益的经济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这导致发展中国家资产价格上升,引发资产泡沫,相反,若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则美元回流美国,导致他国资产价格下跌,待泡沫破灭后,大量白菜价的资产被美元反手抄底收购,葬送发展自主权和利益.而传统学术界目前没有出现该理论,谈论美联储时,偶有“加息周期”[10]的说辞,但人们分别对针美元加息、降息的溢出效应做出研究,以及对美联储的调息条件、目标和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

  实证研究中,对G20国家的研究显示,美联储加息,导致全部18个经济体利率跟进上涨,造成汇率剧烈波动和流动性短缺,对个体货币政策独立性空间均形成了挤压.同时,显著抑制了7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3个新兴经济体存在通缩风险.但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不大,对中国金融市场冲击明显,表现为利率同步上涨,人民币升值,国内借贷活动减少,杠杆率下滑,货币供给过剩.美联储加息造成人民币阶段性贬值,可推断存在外汇市场干预政策的介入,美联储加息同样造成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下滑和通货膨胀阶段性持续下跌的风险(李子浩,2020)[11].

  有学者对中国的研究显示,美联储加息时,中美两国利差缩小,因此我国面临跨境资本流出状态,随着两国利率趋于均衡,短期跨境资本流入量会达到新平衡.汇率渠道方面:美联储加息会使我国人民币汇率贬值,人民币汇率的贬值会使得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汇率的贬值会导致出口增长进口减少从而促进短期跨境资本流入我国,直到达到平衡状态(陈琛,2019[12];孔德钰,2019[13])

  曹艺蓝(2016)对金砖五国的研究显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通过汇率传导机制和利率传导机制影响他国通胀水平.在汇率传导机制下,首先可通过国际大宗商品的贸易活动直接作用于价格水平;其次可通过汇率变动引发的被动货币投放而引致通胀,且两个渠道都产生了长期影响.具体而言,在利率传导机制下,美元的低利率,使得国际资本流入新兴国家,以获取利差和投机收益,引发通胀.汇率传导机制下,量化宽松推高了金砖五国各国外汇储备的总体水平,影响持续6期以上;金砖五国各国CPI变动趋势与美国M2货币的增长趋势总体上保持一致[14].

  以上对美联储紧缩、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他国影响的研究显示,美联储的加息和降息政策,通过汇率和利率两个传导渠道,都对他国(尤其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表现出了明显的资本流动,以及利率、汇率、外汇储备、通胀变动等现象.从实现逻辑上验证了人们提出的“美元潮汐”说.那么美联储有没有这个真实的所谓“收割操作”的意愿呢?

  国启明(2019)针对格林斯潘(1995)到鲍威尔(2018)期间的货币政策进行研究,结论显示,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调整主要根据稳定价格、促进就业最大化的货币政策目标,运用传统及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发展进行逆周期的政策调节.就具体操作思想而言,在格林斯潘时期,主要通过泰勒规则指导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调整,以实现价格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目标;伯南克时期主张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改进了泰勒规则,主要通过降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与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抵御金融危机、刺激经济恢复;耶伦时期美联储采用最优控制方法,采用埃文斯规则以促进就业最大化,实现通胀与就业水平的长期动态均衡;鲍威尔就任美联储主席后美联储基本延续了耶伦时期的政策实践,目前主要货币政策目标为稳定价格.[15]

  分析至此,直观而言,美联储的加息,并没有显示出其以国家身份对他国经济进行打击的直接证据,但在非金融管制的前提下,国际资本流动借助加息和降息的流通渠道,实现投机获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通过市场投机行为实现在危机中收购他国资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结论:存在部分合理性,但仍需研究.

  一类观点表示,美国当下深陷通胀和疫情深渊,需要中国的廉价商品和购买国债化解其经济危机,事实如此吗?理论上是否支持这一说法?

  7.1美国经济现状的数据呈现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63)

图12-1.美国近1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源:Tradingeconomics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65)

图12-2.美国近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源:Tradingeconomics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67)

图13.美国近10年利率;来源:Tradingeconomics

  美国经济的问题,要从疫情开始说起,自2019年年底开始,因为疫情原因,美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下行阶段,到2020年一季度末,已进入负值(见图12-2),到2020年二季度初,最低点时为-9.1%,基于此,美国开始实施系列经济刺激计划,2020年3月15日,美联储已宣布降息至零水准,一段时间后一直维持在0.25%,处于10年来的最低水平,与08年金融危机后的水平一致(如图13所示).8天后的3月23日,美联储决定采取一系列新的行动,包括无上限的量化宽松(QE),将公司和市政债券纳入其资产购买范围,向企业、消费者提供3000亿美元新信贷,建立新的政策工具支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等.如此带来了GDP增速的回升,到2021年初GDP增速开始回升至正值水平,随着2021年3月10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救助法案,经济刺激政策,促使美国经济在2021年二季度末经济实现了12.2%的增长.但这并不代表美国经济已经走出困境.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69)

图14.美国近10年M2走势;来源:Tradingeconomics

  从M2数据来看,美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处于近10年最高水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增长趋势也与经济刺激政策力度相一致.这已经预示了经济存在的问题.

  当地时间2021年8月2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了1万亿美元的两党基础设施法案,同时以220票赞成、212票反对(这个投票也反应了美国内部对于宽松政策的分歧)的投票结果批准了3.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预算框架.众议院将于9月27日最终为这项基础设施建设预算框架进行投票表决,如果这项表决通过,这意味着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还将再上新台阶,虽然很多人担忧,3.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预算会继续扩大本身的财政赤字,但如果这些政策是投资于实体,预计在改善就业和带动本土制造业方面,有一定的实际作用,但具体这些政策将形成什么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当然毋庸置疑,如此巨量规模的投资必然加剧本身已经接近6%的通涨压力,我们可以通过回顾从2020年到2021年一季度的三次刺激政策都带来的结果,做出简单的可能性预测.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71)

图15.美国消费物价指数CPI;来源:Tradingeconomics

  首先,伴随着2020-2021年美国的经济刺激政策,美国CPI的连年上涨,可以看到CPI完美拟合了降息、QE、纾困救助政策带来的发展趋势,这意味着,完全的货币政策已经在反映在了生活消费物价水平上,这必然引发人们日常消费生活成本的抬升.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73)

图16.美国近10年通货膨胀率水平;来源:tradingeconomics

  其次,与CPI类似,美国当前通胀水平虽然有微弱下降趋势,但依然处于近10年来的最高位水平,同样拟合了疫情后,美国在2020年推出的降息、量化宽松和经济刺激政策.如此高的通货膨胀率,代表了经济的热度提升,但也表明社会商品物价面临持续上涨压力.事实上,如前文提到的,美元贬值效应会导致发展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林玉红,2008).陈彦斌(2008)、哈继铭(2009) 等学者认为,美元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国内物价水平和生产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对中国的实证研究显示,从长期来看,美元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国内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上升,美元贬值的物价传导作用更大,大约 1 个百分点的美元货币供给增加会带来国内物价水平增长 4.21%左右. 美元贬值对中国产出的影响与经典的 MFD 模型预测相反,1个百分点的货币供给增长会促进我国 GDP 大约 1.06%的增长[16].这也是为何美国货币政策总是牵动世界经济神经的原因.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75)

图17.美国近10年政府债务;来源:Tradingeconomics

  我们再来看美国政府债务,截至2021年9月下旬,美国政府债务已达28.5万亿美元,处于近10年最高水平,也是世界各国之最.截至9月下旬,美国年度财政赤字已高达2.74万亿,美国财政赤字在过去17个月高达5.39万亿美元,解决方案可能又是美联储再次将赤字进行货币化.

  注:货币赤字化理论由海曼·明斯基(Minsky,H.P.)和兰德尔·雷(RandallWray)为代表的现代货币理论学者提出,主要观点是:政府应通过增加货币发行为激进的财政政策提供支持,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 目的.在通货膨胀可控时,只要政府在举债时使用的是自己的货币,就不必担心财政赤字的问题, 因为政府可以通过增发货币来还债.如果通货膨胀不可控,则可以通过改变利率和税率来消除过剩货币[17].

  但一方面财政赤字货币化条件下,巨额的财政赤字开始倒逼美联储向市场投放更多的货币,从而使金融危机的风险不断积累.另一方面,赤字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现实.近期新闻也证实了这一担忧,美国财政部长耶伦9月19日警告,如果美国国会不迅速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或暂停其生效,联邦政府在今年10月可能出现债务违约,并会造成广泛的“经济灾难”[18].美国《国会山报》9月23日消息显示,美国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将提醒各机构审查可能关闭的计划,如果国会在本月底之前不为政府提供资金,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虽然美国众议院21日通过了一项阻止政府关门,并为政府注资至12月3日的暂时拨款法案,但是由于民主党将此法案和暂停举债上限的条款捆绑在一起,故此法案可能难以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77)

图18.美国近10年政府债务占GDP比例;来源:Tradingeconomics

  从与GDP的比例来看,美国国债与GDP比例达到107.6%,处于近10年最高水平,高于同期中国“66.8%”、德国“69.8%”欧元区“90%”、英国“97.2%”的水平,国债压力较以往呈上升趋势.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79)

图19.近10年美债收益率指数;来源:https://wallstreetcn.com

  与美元利率、和量化宽松,以及陆续的刺激政策随行的,从走势上看,美国国债收益率在经济刺激早期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时间推移,在中后期逐渐减弱.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81)

图20.近10年美国就业率;来源:Tradingeconomics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83)

图21.近3个月美国新冠感染人数;来源:Tradingeconomics

  总结:整体而言,从上述宏观数据指标看,美国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后期连续的经济刺激,预计还将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通胀进一步走高;就业率虽然有所回升,但依然未恢复疫情前的水平;债务则始终围是一个难解的长期压力.此外还有疫情的影响,截至2021年9月26日,美国新冠肺炎的累计感染人数累计达416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2.38%,进入冬季易感高发期,短期形势不容乐观.

  7.2化解类似美国经济问题的可行方式

  根据以往常规的操作方式,通胀压力过大,美联储会通过适度加息缓解通胀压力,然而,疫情当前,加息不利于刚刚缓慢复苏的经济,以及就业改善,这就带来了两难.一面需要继续保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一面要争取将通胀控制在合理水平,还要应对债务偿还问题.

  从缓解通胀的角度看,由于美国经济结构是消费国+资源国+高端中间品/产成品的定位.首先,在消费层面,美元贬值削弱了美元购买力,进口输入相对低价商品可以缓解通胀压力,保持了货物的正常供给,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币值稳定.此外,还能为争取更早的加息时间,减少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副作用打下基础.其次,在产出层面,由于美国输出以大宗商品、高端中间品、或产品成为主,大宗商品的涨价压力小于相对低端和资源自主性较低的制造国,随着大宗商品、高端中间品、或产品成的在进入其他国家后,短期内实现了通胀输出,并获取了加成收益.

  如此一来,美国只要保持对其他资源稀缺国的中低端产品的进口,不仅可以部分化解通胀压力,就可在国际贸易(进口、出口)中实现对这些国家的双重利润压缩,获取双重收益.这可能是支持美国“需要中国帮忙”的论点之一.

  若廉价商品输入被阻止,那就需要维持美元的币值相对稳定,这就指向了另一个“美国需要中国”的论点——“美债-币值”,这一论点成立吗?过去数十年,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跟原油等大宗商品绑定,本身作为最大的储备货币,其维持币值的基础依然扎实(截至 2020 年第三季度,全球已分配的外汇储备中,除了美元占比 60.46% 外, 欧元占比 20.53%、日元占比5.92%,英镑占比4.50%、加拿大元占比 2%、瑞士法郎占比 0.17%)[19].除此之外,在国际市场通过稳定的买家维持美债的收益率是另一个方式.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85)

图22.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来源:[19]

  其逻辑是强力的美债买家能维持货币信心,缓解贬值压力,维持美元超发下的币值稳定.截至2021年5月,随着多年减持,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约为1.078万亿美元,居日本(1.266万亿美元)之后,位列第二位,在外资持有比例中约占14.4%,但占美国国债总体比例仅为约3.8%,最大的美债持有人为美国机构,因此,希望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以维持美元信心的看法,值得商榷.

  本文回顾了本轮限电发生的现状,背景,用加成率等经济学逻辑分析了现象背后的问题,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金融影响因素.

  首先,长期看,当前能源结构决定了中国的碳中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面临调整压力,调整的阵痛是必然.短期价格层面,从国际能源价格上看,原油最高价格涨幅约为98%,天然气价格涨幅约为240%,燃煤最高价格涨幅高达约500% ,铁矿石价格涨幅达约200%,这为当前短期能源成本,以及下游制造业、航运业的成本冲击提供了可见的成本解释基础.

  其次,从加成率视角上看,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工业原材料、能源等大宗商品利润率出现了显著的异常增长现象,其中以能源行业24.17倍(2417%)最为显著,其次是下游电子电气装备制造业的增长均值约26%,汽车纺织品仅为个位数,而能源供应、副食品行业则减少,能源供应业下降15.3%.这代表着加成率在工业上下游呈现了前高后低的鲜明现象,这预示着能源和工业原材料对下游制造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其传导作用可能还将持续.特别对于出口企业,假设出口企业均以DAT(Delivered at Terminal)终点货站交货条件为主,其受到的成本冲击力度除了上游,还有下游航运成本,因此,逻辑上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受到了严重的挤压.而顺势调整产能则能促进成一部分淘汰产能的挤出,一部分产品自然加成则能顺利传导到终端消费环节,实现成本压力释放,以及加成率的提升.(注:目前出口企业低利润都是零星样本,尚未进行大样本的出口企业利润率的数据检验).

  再次,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以中国为样本,中国的出口规模已经与2015年基本持平,可验证经济复苏的需求增长是基本动力,但这样的微弱增长不足以证明需求可以带动大宗商品的上涨.而诸多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证实,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会显著地反映在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而疫情期间,为了经济复苏,世界多数国家(尤其美国)都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利率、QE、债务发行等形成的货币洪流传导,是本轮大宗商品连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此外,对于“美国需要中国”的话题,本文第7节的详细分析显示,美国确实面临严重的通胀和债务压力,从商品供给化解通胀压力来说,这个逻辑成立,也符合现实.从持有国债维持美元稳定角度来看,美元目前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依然稳固(占比60.46%),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占美国国债境外部分和整体的比例分别为14.4%和3.8%的现实,且已近年常态,中国持有美债对助力美国经济的实际作用,有待讨论.

  最后,国际投机资本的作用,碳中和的政策导向已成共识,机制理论上已经成立,但是否有实践证明,本文不表,读者可以自行观察涉能源投资类金融行业、金融衍生品的收益率,即可做出判断.

  结语:概要而言,限电,碳中和是背景,大宗和能源材料是本,世界宽松货币政策是根,金融投机可能是催化剂.由此,我们应该对资源较稀缺型后发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难度有了一定的感知;对现有世界经济产业链、金融结构背景下,中低端制造国家面对的现实挑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作为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来一发行业见解,同行业在知乎上人太少了.

  发现大家多关注的点都是金融、航运、贸易战,其实基本原因很明显,电厂缺煤.(火力发电占比、丰枯水期、风力垃圾电、太阳能发电、热熔盐发电咱都不展开讲了,目前火力发电还是我国发电量的绝对大头)

  电厂缺煤分两种缺法

  第一种是有钱买不到,运不过来,主要以沿海发达地区为主,因为目前我国主要产煤区在山西,陕西,内蒙,新疆.

  第二种缺法是煤有,价格高的离谱,发一度电亏几毛钱,电厂不敢发,主要就是各产煤区电厂.

  因为煤炭属于大宗商品,平常百姓可能对煤炭价格不敏感.我就简单说下我这边的情况,新疆哈密地区,吐哈煤田边上,煤炭价格4月份3XX,到现在满打满算半年,16XX.举个不恰当的类比,你能想象IPHONE13pro卖4W的价格嘛?

  而且煤炭是众多工业的原材料,除了发电还有炼焦、炼钢、制气、焦油、合金、金属硅、活性炭等等等等,大家都在抢好嘛.

  之前一直看到一个说法,如果粮产量少于总需求量10%,那么价格会只上升10%嘛?不,价格会上升到最后到那10%承担不起的程度,煤炭一样.而电厂就是那10%极度需要性价比的10%,因为国家限制电价,但是煤价是市场调控(插句嘴,限制电价这个事我举五肢赞同.6月底发改委就讲过我国电价偏低,要还原电力商品属性.那会大家还都在骂,回过头来看,人家早就看到了今后局势,提前布局甩锅,上头明眼人多着呢【笑】)

  讲一讲为什么缺煤? 那且听下回分解?

  看得人多了就说一说

  缺煤问题个人认为两方面,一个是供需关系,一个是地方政策

  供需关系大家都看得明白,无非就是产量和需求量的关系,但是具体是不是少产了,看组数据.

  2020年1-8月和2021年1-8月我国原煤产量分别是245608万吨和259724万吨,火力发电量分别是34092万吨和38723万吨,工业用电量分别是30571万吨和35852万吨(火力发电量和工业用电看似差不多,但不能同比,因为工业用电还包含其他方式发的电,如水电).

  经过小学二年级的加减乘除计算,用电量缺口在5281亿千瓦时,按能源局给的全国供电煤耗率,304(其实我加到了310)来算,如果理想化缺口全以煤炭来计,应该是16371.1万吨,而2020-2021煤炭产能差值在14116万吨,看起来差不多,对吧?

  那问题在哪?

  进口?找到个1-6月的数据,我国进口煤及褐煤13956.1万吨,同比下降19.7%,就是1830.7万吨,的确是减少了,但减少的量感觉不足以造成煤炭疯长,8个月才少一千多万吨,随便批几个手续就能补上.

  进口数也不对,那到底是什么呢?

  查进口煤炭的时候我发现一组数据很有意思,进口煤炭价格.

  贴张图吧,费劲巴拉说了半天,自己看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87)

短期,数据来源不负责

长期,数据来源不负责

  看到了吗,价格是从2020年12月开始涨的,而采购量同比上升,啧,真有人不嫌贵.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92)

  那简单结论是啥,长期供小于求导致价格暗搓搓逐步提升,到现在这个位置.

  但是电煤又买不起,或者说现在买不起进口煤,是什么在支撑价格呢?

  经过我们简单线性理想化的分析,那么,真相只有一个!

  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图93)

  行业内分配!

  就是这帮干煤化工的人太猛了,吃无止境.行业内因大宗原材料的上涨,利润率高的行业(如钢材,合金,焦炭,焦油等等)向下延伸侵吞利润率低(电力,兰炭,活性炭等等)的行业原材料,导致利润率低的行业原材料不足.(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计算环境相对单一和理想化,但是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这里给相关部委甩个锅,其实按人家计划来说,大差不差,这波涨价是大宗原材料带起来的,电价作为国计民生项目,天生被捆着没发跟人竞争,劣势没法抹平的.现在办法是行政措施,并且已经在实施了.

  国家能源局开展煤炭、天然气增产保供工作调研督导---国家能源局

  还有一个小问题,记不记得今年丰源煤矿透水事件?托克逊地区井工矿截止到十一前都还没开,只能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存在差距的,但是应该快了.

  再来溯个源,漂亮国疯狂印钞→全世界原材料涨价→国内煤化工企业有利可图→抢占电煤资源

  应在这了,果然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同志们共勉!

  参考数据:

  国家能源局发布1-8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发布1-8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2021年8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23.7%

  10月14日

  更一波,工业电价上浮了,看起来上面也绷不住了

  说到大棋,其实这感觉相关领导如此决策也算无奈,两害相较取其轻.

  与其说内卷利润流失拿材料劳动力换废纸,不如留在国家.

  这里受益方就不一样了,一个是加工制造出口的各种厂子,公司,现在这20%电力拿走了,那不就是国家拿走了? 你们加工制造出口公司,核算成本的时候要加上这20%吧,或者至少加上15%,保持利润基本不变,那是不是就是这钱是国家从买家身上薅的呢?

  你们内卷,你们竞争,让利买家,那行,我来.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你别管钱进谁兜里了,反正钱留在国内了.

  国庆的时候跟省网调度的吃了个饭,了解到一些情况.

  1、没有故意限电.网上扯什么大棋的都是一堆NC,电网不可能因为这种限电,真实情况就是用电需求涨得太快,装机容量跟不上.

  2、确实受到碳排放的影响.2030碳达峰,2050碳中和,现在是在国家战略的层面执行的政策,所以这两年火电站装机速度下降了很多.

  3、新能源真的不给力.新能源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稳定,就说某省,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5千万kw,前段时间这些发电机输出的功率只有区区5万kw,也就是装机容量的千分之一,因为没风发电机不转...水利发电也会存在水不够的情况,我们这里就是好久没下雨,水库都快见底了,现在水库优先保障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所以用于发电的也停了.最后最可靠的还是火电,以后最可靠的再加个核电.

  4、用电需求爆发的事情存在.这个主要是受到最近国际工业品价格暴涨影响,各地就突然增加了好多“落后”产能去生产那些工业品,实际上这些的需求是“不存在”的,或者把这些理解为过剩产能也行.因为“落后”产能的转移,我们这边两个市用电负荷猛涨,所以导致省内供电不足.

  5、拉闸限电的原则是停高能耗工业,保民用电.我们这边主要就停冶金行业的电,比如电解铝什么的.东北那边一拉就一大片,连民用电也停了,那个是早先做用电规划的时候没搞好,工业用电和民用电在一条线路上,一拉就全黑了.

  最后,拉闸限电主要是要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如果不这么做,很可能会出现电网冲击导致大面积瘫痪,到时候就更严重了.

以上就是“国家为什么要大规模限电,背后有哪些原因导致的?”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